正当乔布斯为iPhone存在有毒物质向公众和媒体苦口婆心的解释时,前新东方著名教师老罗(罗永浩)又在用他口无遮拦的东方脱口秀接二连三的给苹果添堵,从《关于苹果的老总》到《关于苹果的粉丝》,“乔布斯以他的商业宣传策略和洗脑手段成功地培养了一大批仅仅因为自己使用苹果而不是PC就觉得自己‘有品位’、‘有格调’、‘有个性’、‘与众不同’的傻逼势利眼”等评论在网友和苹果迷间引起了激烈的反应。 老罗依然延续他彪悍的不需要解释的人生,老罗谈苹果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关于苹果的产品》终于发布。《关于苹果的产品》对苹果的主流产品做了一一评价,在谈到Mac mini时,老罗称:让它开个Firefox浏览器都要愣上半天才能反应过来。加到了1G内存后,我把常用的几个程序都打开,然后从不关机,免得每次用的时候“先开机,后大便,便后洗手,洗完手就可以用了。”
以下是作者原文:
我最初注意到苹果电脑是在90年代末,那时候第一代iMac风靡一时(主要是在国外),这台中看不中用(杂志上的评测是这么说的)的电脑实在是太漂亮了,如果不是因为我太穷,它多半会是我的第一台苹果。
那时候我经常在泡在网上看着各种颜色的iMac图片流口水,后来知道这个能让消费者忘掉苹果的种种不足毅然掏出钱包的产品,是一个名叫缴纳肾.爱抚(Jonathan Ive)的英国人设计的。后来苹果公司种种让人惊艳的产品,也大都是出自这位伟大的设计师之手。乔布斯虽然不直接从事设计工作,但是作为决策者,他的眼光显然是很牛x的。苹果的大部分产品,包括操作系统的界面,都以漂亮得不像话为人所知,这显然并不是有钱就能做到的:财大气粗的微软应该雇得起这个世界上最好最贵的设计师,但微软总是能把图形界面设计得让用户装完系统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想“美化”它。最新的windows vista总被说成是“华丽”,但是相对于优雅的OSX来说,vista再华丽也是“土华丽”,它就像是一个特别有钱的乡镇企业生产的顶级豪华产品。 后来苹果推出了更经典的新一代imac,即俗称“台灯”的一体式电脑,这是苹果历史上我最喜欢的(以外观来说)一体式产品了。
那时候我的收入状况已经好一些了,但还是没有买,主要原因是受不了“台灯”的液晶显示器糟糕的效果。这不是“台灯”独有的毛病,02年左右的时候,液晶显示器的色彩还原差仍然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作为珑管显示器的忠实用户,我和我的终生黄友(经常一起观摩交流黄图的朋友)劢芤老师(这小子在牛博网上开的图片博客倒是特纯洁,劢芤的真名就叫贾淳^_^)都是晚至04年才买了自己的第一台液晶显示器。那年看到EIZO L568显示器显示的肉色之后,我们都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把笨重的CRT显示器处理掉了。
我也很喜欢“台灯”同时期的Power Mac Mirror,我曾经以为它的机箱设计会长期沿用下去,毕竟从99年的G3开始,Power Mac系列的机箱大体轮廓就没变过,而且细节上越改越好看。
谁知道在外观设计上本来是一个“信得过单位”的苹果稍后会推出正面看像空气净化器侧面看像电暖气的Power Mac G5。
(好吧,我承认它工艺精湛,内部设计出色,但再精湛不也是电暖气吗?)回顾苹果产品历史的时候,我最希望苹果能够以“复刻(苹果中国对remaster的愣译)”或是“复古”的名义再次推出的产品就是“台灯”和Power Mac Mirror了。 再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去注意苹果的产品,直到ipod出现。就我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说,ipod是苹果历史上最好的产品,即便它的外观不是这么精致,即便它的操控性不是这么完美(我很奇怪有人会觉得ipod不好用),即便它的定价很贵(最初是),即便它的电池寿命很短(最初是),即便它的音质一般(直到今天还是),即便它的原装耳机奇差(直到今天还是)。
ipod刚推出的时候,很多对它不以为然的人(包括很多mp3生产厂商)的反应是,“谁会需要把上千首歌曲随身带着呢?听得过来吗?”但事实证明,即使是推出能把几万首歌随身携带的产品也仍然是很有市场的。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ipod这种好像超出实际需要的产品能够被开发出来的主要原因是,独断专行的偏执决策者史蒂夫.乔布斯自己就是一个唱片收藏数量很大的“音乐发烧友”,所以他自己就需要一个ipod:唱片多的人大都对很难及时找到自己刚好想听的某一首歌倍感头疼,mp3格式的出现和容量越来越大的家用电脑硬盘多少减轻了这种烦恼,id3 tag的出现和itunes这类带有文件管理性质的mp3播放软件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而大容量的ipod则更彻底,它使得你即便不是在家里,也能随时随地听到你几百上千张唱片中的任意一首歌。唱片癖们想象一下吧,把你这辈子的所有唱片收藏全都装在一个比磁带随身听还小得多的精美手持设备里别在腰上,走在马路上突然发神经想听某一首十几年前经常听的老歌时发现它就在自己的肾或是阑尾边上,得益于ipod完美的操控设计,你只要动几下拇指就能从成千上万首歌中轻松地把它找出来。你从此再也不用担心你失恋的时候(你知道这通常会发生在公共场合而不是家里)手边没有你刚好想翻出来听听以便让自己感觉更凄惨更楚楚可怜的背景音乐了,这简直是比人流还梦幻的用户体验。
在把音乐几乎当成是“生活必需品”的很多发达国家里,像乔布斯这样家里堆满了唱片的人比比皆是(我自己最多的时候,家里的摇滚唱片也有近千张,所以被父母和很多朋友们当成是“发烧友”,“精神病”,可是在我的那些老美同事眼中看来,我的唱片数量只是“正常”、“还可以”),对这些人来说,ipod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产品而不是玩几天就不新鲜了的时髦玩具。“音乐发烧友”乔布斯自己就需要一个像ipod这样方便易用的大容量产品,他也知道很多喜欢音乐的人同样需要,而那些自己很少听音乐的随身听产品企业的老板们好像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把自己的产品改得音质更好,外观更靓,然后坚信没有什么精神病会需要随身携带几千首歌曲走出家门。我想这是ipod获得如此巨大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起码开始的时候是这样。单是靠精美的外观设计,制造“苹果文化”、“苹果个性”、“苹果品味”的认同感,培养势利眼过剩、心眼儿奇缺的消费者群体等等,是不可能把一种产品卖得火成这个样子的,苹果过去的那些靓绝人寰的产品平平无奇的市场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乔布斯当年开始卖电脑的时候总喜欢说他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是真正让商用、军用、科研用的电脑走进每一个普通人的家庭从而改变了这个世界的IT人显然是比尔.盖茨和那些兼容机生产商们。苹果后来成了“专业领域内的电脑”、“有品位的人使用的电脑”、“你买了你就比别人牛x了的电脑”并不是乔布斯老师当初希望的结果。乔老师年轻的时候和比老师一样,也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一台个人电脑,区别是妄人乔老师希望这些电脑的操作系统和主机全都是苹果一家生产的价钱昂贵的封闭式系统,他的失败简直是注定的。但这一次,平心而论,ipod的成功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至少对喜欢听音乐的人来说是这样,你很难说一个销量突破了一亿的音乐播放器没有改变这个世界听音乐的方式,尽管mp3这个格式并不是苹果开发的。
我买了第一个ipod之后,又开始忍不住路过苹果专卖店的时候就进去看一看摸一摸,希望能看到类似“台灯”这样的经典产品再度出现,不久苹果就推出了Mac mini G4,我其实并不喜欢Mac mini的设计和定位,但考虑到花几千块钱就能正式体验一下我向往已久的OSX操作系统,我就买了一台回去。
这台电脑基本上干不了什么正事儿,让它开个Firefox浏览器都要愣上半天才能反应过来。加到了1G内存后,我把常用的几个程序都打开,然后从不关机,免得每次用的时候“先开机,后大便,便后洗手,洗完手就可以用了。”不用的时候就让它睡觉,这台机器被唤醒的速度倒还可以。后来一想既然从不关机,苹果电脑上网又相对安全,那就让它做下载专用电脑好了。因为我从网上很少下载毛片以外的东西,所以现在这台电脑基本上就成了我下毛片专用的电脑,再后来我看到Mac mini的字样,就总觉得像是Mao mini。
在长时间使用“Mao mini”的过程中,我发现OSX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并且易用的操作系统,我过去总担心它很可能仅仅是一个漂亮的绣花枕头。当然,它也不像苹果教主乔布斯和苹果信徒们吹嘘的那样“完胜”windows,只能说是各有优劣。一个实际用起来和windows不相上下,几乎没有病毒和木马,界面的舒适美观远胜windows的操作系统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一直都是一个喜欢“玩操作系统”的人,单就工作和娱乐来说,我有台中等配置的windows电脑就足够了,但是因为贪玩,多年来我总是浪费时间在电脑上安装各种冷门的,我其实用不到的,并且易用性也不好的操作系统,装好了就傻呵呵地改改图标,换换壁纸,设置一下中文字体什么的,做这些无聊的事情我总是很高兴。OSX比这些操作系统当然实用得多,所以苹果转用Intel芯片后,我又忍不住买了台外观并不是很让我喜欢的新一代iMac。
这一代iMac对我来说,主要有两个问题:
首先是这台一体式电脑竟然没有显示器的单独开关(这是买回来之后发现的,就像ipod买回来之后发现竟然没有充电器一样,这是一种典型的“苹果给你的惊喜”),所以你要是想让电脑继续工作的同时离开一会儿或是去睡觉,那就只能等10分钟后让显示器自动关掉(这是操作系统的默认设定)。 当然你可以每次准备不关机离开电脑的时候,到系统预设里自己把关闭显示器的时间改得非常短,比如一分钟,这样就避免了电源浪费,回来之后你再笨手笨脚地手动改回来就可以了(“很人性化”,“很方便哦”)。我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叫“Sleep Display”的第三方软件才解决了这个难以置信的傻x问题,sleep display可以保持机器运行的同时,瞬间关闭显示器。顺便说一下,由环保运动领袖、美国副总统戈尔担任董事,并且以产品非常“人性化”和“有品位”著称的苹果电脑公司,多次被环保组织评为世界上最不环保的IT产品企业。
另一个问题是,苹果这一次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把这台机器的正下方边框设计得如此憨厚忠厚傻厚。
17寸机型的下边框厚度,竟然和显示屏整个高度的一半大致相当。不需要经过什么美学训练,人们也能很容易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别扭和难看的比例。尤其是从后面看的时候,17寸的iMac接近正方型的愣头愣脑样“很不苹果”。只有24寸iMac机型的样子还可以接受,但是你家里如果已经有了一台24寸显示器,很少用到双屏,并且又不是什么财主,是很难下决心再买一台“捆绑”了而不是“赠送”了一个24寸显示器的主机的。最后我买了台难看的17寸iMac,然后把它接到我原有的显示器上设成双屏使用。我本来甚至想过把这台iMac拆掉支架,屏幕朝下扣在桌面上当超薄卧式电脑来用,因为除了设计难看之外,它的显示屏效果也非常差。但在OSX里好像不能把我原来的显示器设为主屏,所以只好作罢。别别扭扭地用了两个月之后,我把这台电脑转手给了一个做录音的朋友。 今年夏天我又在朋友的指点下找到了osx86project.org这个网站(还有后来发现的远景论坛和think-different.cn的论坛),在这里我学会了怎样把破解版的OSX操作系统安装到普通的PC上。只用不到苹果机一半的价钱(相同或类似配置下)就能自己装配一套几乎完美地实机运行OSX操作系统的DIY电脑(江湖上叫Hackintosh/黑金塔)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快感,同时也给我一直酝酿写一些批评乔布斯的文字这件事带来了阴影^_^ 为了继续使用OSX的同时又能尽量保持人格完整,我想了很久只好又买了一台新款的金属iMac。呵呵,也可能是理直气壮地批评那些我认为很操蛋的人带来的快感比省钱带来的快感还要强烈,看来我还真是喜欢骂人啊。
这一次iMac仍然没有显示器的独立开关,仍然保留了下边框的愚蠢比例,但因为显示器周围加了黑色的装饰框,视觉上有所改善。20机型使用的显示器仍然不是广视角屏,不是16.7m真彩屏,而且还是反光强烈的镜面屏。键盘改用了全新设计的超薄金属键盘,我一直都很喜欢苹果所谓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不过苹果的有些设计不是简单简约简洁而是简陋,比如这个全新的金属键盘就是: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半成品。
新键盘手感比原来那个精美的透明键盘好了很多(很难找到比原来的苹果透明键盘手感更差的产品了),但在市面上能见到的X架构超薄键盘中,仍然是手感较差的一个。
如果没有意外,我想我在将来会继续喜欢苹果的大部分产品设计,继续讨厌苹果的经营方式和宣传手段,继续没事儿就写文章批评讽刺一下史蒂夫.乔布斯教主和他的信徒,然后用骂乔布斯的文章的稿费买点苹果公司的产品……
泡在osx86project.org论坛的那段时期,该论坛的老大在问题解答里直接就告诉读者:你下载OSX破解版文件首先是违法的,其次是不道德的(该站不提供下载)。这种磊落和负责的态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希望国内的类似论坛也能这样坦诚面对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