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8|回复: 0

IT品牌“被傍款”为何越演越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 14: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有媒体报道,国内知名搜索引擎百度近日再遭山寨,但仿冒者并非“谷姐”般的互联网同行炒作,而是深圳某保健品公司。   而在不少第三方交易网站中可以看到,几款商标与“百度”完全相同的安全套正广吸眼球,其LOGO设计几乎与百度一模一样,令很多人为之傻眼。百度方面对此表示,将尽快通过法律行动进行维权。
  而与此同时,如百度一样“被傍款”IT品牌并不在少数,各山寨厂商的手法如出一辙,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互联网广告审批缺位成为侵权温床
  各大门户网站的广告栏中,是寻找这些带有明显“傍款”特色的产品的理想场所,尤其是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在各网站的广告中都能找到它的“亲戚”,或大小写存在区别,或在字符中加入一个几乎不容易被发现的小标记如“”等以示区别,这种同业之间的山寨行为,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似是而非的方式混淆视听,诱骗消费者上当,本身的欺诈意味十分浓厚。
  而此次百度出现被不同行业的商家所山寨,则可视作另一层面的山寨,即借助名牌来吸引眼球,达到炒作的目的。也因此,这类产品偏重于新、奇、特,而不用欺诈手法——当然,也没法欺诈,毕竟产品领域完全风马牛不相及,消费者基本上不会因为产品名称相近而产生混淆,但却会因为好奇心驱使选择购买产品,甚至于对质量几乎没有要求。
  其实IT品牌的这种“被傍款”,从根子上依然是对产品LOGO的著作权侵犯,但被侵权的知名IT企业,却往往无法在维护自身知识产权上有多少作为。
  据媒体调查,经过3年多的商标注册程序,“深圳某公司”已于前年成功获得“百度”、“凤凰卫士”等商标的注册证。而这家企业两年来进行的产品销售行为,似乎百度公司一直没有反应,直到被媒体曝光后,才表示已经委托法务部门开展调查,将尽快通过司法途径进行维权。
  其实,恰恰是IT产品和互联网领域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严重“失明”,导致了自身成为侵权的重灾区。这种山寨产品的“傍款”行为,如今都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即通过了商标注册,往往是同类产品注册近似但不同的名称,异业产品则注册不同类目的商标。
  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其商标注册要想合法,必须有一个注册成功前的正式公告期。大公司可以通过常规商标监测及时获悉这类“傍款”信息,并迅速提出异议,从而阻止其注册成功。
  这在国外,早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公司经营方式,在国内,其他行业的老牌企业在吃过亏后,也早已将之纳入了自己的监管体系,但对于新兴的IT企业,特别是刚刚进入正轨的互联网企业,却基本上在这一问题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自身防范意识薄弱,是其“被傍款”的深层原因。
  以各大网站上泛滥的“虚假”广告为例,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我们并非不知道这些所谓的iPhone手机广告都不是真正的苹果手机,哪有几百元一台的苹果?但因为人家出的起广告费,我们自然不会拒绝。再说了,人家各种证照都齐全,也有商标认证,只能说有嫌疑,但并不能认定为虚假广告。”
  恰恰是这种“默认”,让这些产品能够通过互联网的影响力,获得难以想象的利润。而互联网的广告审批不严,加上其在IT产品推广和营销上比其他行业产品更具有影响力,使得互联网俨然成了推动IT产品“被傍款”行为的温床。
  “傍款”没有赢家
  其实,对于那些“傍款”的企业来说,他们模仿知名IT企业的商标,并不会有多少好处。一方面,这类行为一旦被诉诸法律,基本以侵权者败诉并赔款告终;另一方面,即使“傍款”成功,且被侵权者一直无视这种行为,其产品的销量也并不会因为知名度的提高而有本质的飞跃。
  在淘宝上搜索“百度安全套”,不难发现,通过媒体曝光后,这一产品知名度得到了更大提高,但30天内其销售量总和尚未超过2位数,可见知名度和销售量严重不成正比。
  与此相似的还有谷姐搜索引擎,尽管因为谷歌事件名声大噪,也吸引了为数众多的网民前往访问,但围观的多,实际成为谷姐用户的少,其结果可想而知。
  类似的“傍款”行为大多如此。毕竟这种搭车行为,在日趋理性的消费者面前,早已没有多大的市场,俨然沦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想要依靠“傍款”来获得更大利益,充其量不过是短视行为,难以长久。要想真正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唯有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用全新的品牌来独树一帜。
  而对于被侵权的企业来说,不理不睬同样意味着对自身品牌的不负责。
  “我们不认为这类山寨会对公司产品有多少负面影响,毕竟经历了多年的市场检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IT企业媒介专员如是说。
  但是,IT企业因此放松对“傍款”行为的警惕,其实将使问题更加严重。或许在产品层面上来说,这类行为不过是无关痛痒的小问题,自身的产品依然靠质量取胜于这些山寨货。但从品牌层面上来说,尽管消费者可以将“傍款”行为作为一种无聊的产品策略一笑置之,但任何一个企业对于这类行为的无视,都将可能上升到企业的执行力层面上,可以被视作这个企业的不成熟表现,对于品牌的影响,远比那些山寨货对产品市场的袭扰,要大出许多。
  面对“被傍款”,没有赢家,因为消费者不会因为仿冒品质量有问题而认为知名IT品牌的产品质量有问题,但是如果被仿冒者从始至终不作为或微作为,那么消费者会认为这个企业对于自身品牌形象的维护大有问题。最终会对这一IT品牌的信誉和质量产生“心理暗示”般的不认同,有这一结果,企业还能无动于衷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E Developer ( 京ICP备06055248号 )

GMT+8, 2024-5-3 04:35 , Processed in 0.01279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