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岁月逝去,创意永远不老,如何做到?
纵然岁月逝去,创意永远不老,如何做到?http://img01.36krcnd.com/wp-content/uploads/2012/02/creative_conew1.jpg年纪轻轻就已经一举成名的青年才俊很容易看到—高管、诗人或者是制片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令人怀疑创意是否就是年轻人的专属(硅谷自然喜欢把宝压在20出头的扎克伯格们的身上)。不过新书《想象:创意如何工作(Imagine: How Creativity Works)》的作者Jonah Lehrer对此并不买账:“创意随时间流逝并非不可避免的”。相反,任何人都可以采取步骤令自己的想法保持新鲜和活力。Lehrer引用了戴维斯加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Dean Simonton的工作,后者研究了不同领域的巅峰创意情况,发现在某些领域(如诗歌或物理学),伟大的创意出现的时间较早—一般在30岁之前出现。但是在别的领域,如历史,峰值出现的时间要晚了整整10到15年。Lehrer说:那是因为你需要再花上若干年的时间对信息进行同化。作为物理学家,那些要学习的规则定律都非常简洁,很快就能学会,而一旦学会那些定律,你就可以到达巅峰了。而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有大量不相关联的事实需要去消化吸收,此后你才能够想出新东西。然而,至于说魔法年龄段是不是在30到45岁之间,由于大多数领域都展现出创意随年龄下降的趋势,有人一开始就下结论说老化的大脑会随着时间而丧失能力。不过Lehrer说这绝对是错误的:Simonton最近几年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同化的过程,人们会变得趋于保守,寄希望于保持现状。如果你是画家,你就会陷进一种风格里面,形成自己的那种老一套—自己的特色。如果你是科学家,你知道如何从非我发明处获得认可,而如果你是创业家,你了解特定的想法怎样才能起效,然后就会一直坚持。因此创造力的丧失实际上是对形成的体系买账、拒绝尝试新事物的症状。相反,“如果你想选一个终生都能保持创意的秘密”,Lehrer说,那就是:找出新问题,并且一旦觉得舒适了,喜欢上自己知道如何做某件事情的感觉了,就去做别的事情。这种办法必须要担一定的风险—如果你是连续创业家,按照你此前成功的套路为新公司寻求VC资助肯定要容易得多,如果你是艺术家,说服收藏家购买一件打上了你鲜明烙印的作品肯定要容易得多。但是,冒险是保持专业活力的一个基本要素。所以,请自问一下:[*]我的业务是不是正在接受新挑战?
[*]我要防止哪些习惯或陈规?
[*]有什么新办法是我可以马上尝试一下的?
[*]我应该开始学习什么样的新技能?
各位,你们保持创意的策略又是什么呢?你是如何避免作出安全选择的呢?不吝赐教。Via:福布斯
页:
[1]